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建设健康青岛是事关全市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率先走在前列的重大战略任务。青岛各区市、医疗卫生机构等全力推进健康青岛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取得了喜人成效。
为此,大众日报客户端推出“健康青岛在行动”系列综述,全面展示健康青岛建设成就。今天,请看年度青岛市卫生健康为民办实事优质服务“十大举措”。
年,青岛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形成合力,周密部署,在优化疫情防控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基层能力、重点人群关爱、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晒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去年12月,为切实激励先进,鼓舞士气,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日前,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年度青岛市卫生健康为民办实事优质服务“十大举措”。
一、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减证便民”“一次办好”便捷高效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卫生健康证明事项由42项精简为34项,其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颁发、医师定期考核等24项符合条件的证明事项,全部纳入市*府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通用清单。将住院病历查阅、血液透析室登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备案申请等45项依申请*务服务事项入驻“山东省*务服务网”,推动*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策落地,依申请*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率%、“零跑腿”率95.6%、全程网办率95.6%,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二、建立综合监管督察机制,聚焦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群众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在全省率先建立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常态化机制,对10个区市及家各类单位进行现场督察,反馈并整改问题条。推进“信用+综合监管”试点,开展口腔医疗机构、职业卫生、住宿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实施重点领域差异化创新监管,提升依法执业主体责任意识和高效监管水平。开展卫生健康综合监督“守正创新年”活动,深化疫情防控和医疗美容等民生领域监督执法“蓝盾行动”,严厉打击医疗美容领域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检查各类单位4.89万户次,查处案件件,罚没款万元。开展整治医疗机构虚假宣传、小病大治、捆绑推销药品耗材等问题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家,发现并督促整改三类问题条,对58家医疗机构给予不良执业记分。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细则和监管工作规范,全年共完成双随机抽查任务项,完成率、完结率均为%,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维持了良好的行业秩序。
三、实施“三筛两补”*策,保障妇幼健康,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市北区实施“三筛两补”惠民*策,为符合条件的孕妇免费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和叶酸筛查,为辖区35-59周岁妇女免费HPV筛查,为符合条件的孕前和孕期妇女免费发放多维元素,为符合条件的0-1岁儿童免费发放维生素D。全年提供免费遗传性耳聋基因、叶酸筛查人,免费HPV筛查人,免费发放多维元素瓶,免费发放维生素D盒,惠及群众余人次,免费金额累计近万元,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切实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四、西海岸新区率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胶州市、平度市试点推进,医院、医院(青岛)延伸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方便可及
西海岸新区创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建成互联网服务平台,覆盖辖区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和12家民营医疗机构;制定29项包括风险防范、质量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上线包括胃管和尿管护理、褥疮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生活能力训练、新生儿及产妇产褥期护理等39个服务项目;在线注册用户人、护士名,开展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次,完成订单件,总金额近40万元,服务互评满意度达到%,精准解决了辖区居家患者多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CCTV、新华社、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胶州市、平度市先后加入西海岸新区“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开展试点工作,医院、医院(青岛)依托自有平台开展相关延伸护理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大幅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实现了需求与护理供给精准对接,建立起涵盖全生命周期的无缝衔接的护理服务新机制。
五、医院“无障碍就医工程”提升群众就医体验,精细化智慧化服务破解群众就诊难
医院实施“无障碍就医工程”,深化“一次办好”破解就诊难,采取服务专线、掌上青医、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