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作协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向人民
TUhjnbcbe - 2022/11/14 17:19:00

●中国作协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研讨会现场(中国作家网提供)

向人民大地,为人民写作

——中国作协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研讨会综述

中国艺术报记者王琼

“80年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对坚定文学界和广大文学工作者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推动文学界和广大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月20日,在由中国作协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研讨会”上,中国作协*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如是强调《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重要意义,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对《讲话》内容与精神的深入研讨。

正如张宏森所说,《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的道路确立了根本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阐明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领导文艺事业的经典文献。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相继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并对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创新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科学体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真理性光芒,为新时代文艺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道路。“从《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科学体系是一脉相承的,人民和历史对文学的期待与要求也是一脉相承的。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在对《讲话》精神的重温中,更加明确和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初心使命,立足时代、心系人民、勇攀高峰,以优异的创作实绩迎接*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宏森如是说。

“80年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文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上最闪亮的坐标就是,我们的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强调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对文艺提出的最高的,也是最核心的要求。”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认为,《讲话》深刻阐明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启发广大文艺家走出书斋和象牙塔,深入人民之中、为人民而创作,“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基本要求,但当时的文艺家们怀揣着理想与热情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残酷的战争环境,对他们来说,能否把个人的文艺理想同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胡平认为,在文艺理论上,《讲话》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和明确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则是对这一命题的鲜明阐释。正如《讲话》中所说,“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也在用行动践行着文艺为人民的使命。他举例,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的脱贫攻坚战中,中国作家没有缺席,他们纷纷深入一线体验生活、从事创作,投入作家的数量之众、创作作品的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形成了全国各地攻坚战场都有作品反映,典型省份、重点地区、“最后一公里”地带都有作品描写的崭新局面,“这一态势的形成,正是文艺工作紧紧贴近人民群众的结果”。

“《讲话》不只是一篇宣言,它还是一个纲领,更是一种实践要求。”正如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所说,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到今天,我们就生活于《讲话》中所说的“在今后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间”,自赵树理、周立波、柳青、路遥以及新时期一大批作家所创造的新的文学、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已经从实践上证明了《讲话》的真理性与经典性,在新时代文学向高质量发展而攀登的路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与人民结合、为人民服务的文学实践正在全国蓬勃开展,《讲话》中所期待的那个“光辉的新阶段”正在到来。比如,当一直致力于写“沉默森林”的陈应松突然将一部描写乡村振兴的小说《天露湾》推至我们面前,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的西北作家季栋梁突然用一部“下沉”到家乡的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向世界讲述中国乡村的变化,长期致力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家余艳突然将目光转向她的家乡湖南益阳清溪村的新变并捧出一部《新山乡巨变》时,我们在阅读时怎能不被震撼?何向阳认为,变化正在发生,时代正在前行,随着中国作协新近推出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实施的深入,我们还会读到更多令心灵为之一震的作品。

在文艺批评方面,《讲话》也有精彩而深刻的论述。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指出,《讲话》提出并回答了有关文艺批评的几个根本性问题,比如文艺批评的重要性、复杂性、专业性以及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他认为,《讲话》发表后的80年里,我们的文艺批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批评标准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两者偏于一端的现象并不少见。“对此,我们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学通学透,更应在实践中逐一梳理,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潘凯雄如是说。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梳理了《讲话》在不同时期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与精神滋养。他认为,从年《讲话》中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从年《人民日报》社论中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再到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80年来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进程中,革命领袖和*的领导人关于文艺的“人民”方向、“人民”属性的论述与论断,既有力地指引了不同时期文艺工作的发展与繁荣,又深刻地总结了不同阶段文艺工作的丰富实践与基本经验,它适时调整与逐步演进的本身,就是*对文艺工作的认识与把握、组织与领导,不断切近规律、走向科学的过程。

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分析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讲话》的发表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开创了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讲话》发表80年来,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始终沐浴着《讲话》的思想光辉,《讲话》精神颠扑不破、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和延续了《讲话》所提出的重要文艺思想,继承了《讲话》所确立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同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在更高的认识层次上,对《讲话》精神作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阐释和发展,有效有力地为当代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自觉回答和呼应新时代的要求和希望,牢记重托、不负使命,深入做好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工作,向时代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来源:中国艺术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作协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