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健康西海
TUhjnbcbe - 2022/10/17 13:13:00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m.39.net/news/a_5972927.html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海云是新区健共体第一批下派常驻专家,刚到泊里院区时,便遇到患者尹女士就诊突发室颤。通过健共体双向转诊,启动转诊绿色通道,尹女士很快被转入医院健共体总院心内科CCU病房,经过10余天的住院治疗顺利出院。此后,李海云定期到尹女士家复查,调整用药。“有了李大夫,我们再也不用跑青岛看病了。”尹女士的老伴激动地说。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33岁,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球首个百万级人口城市孕产妇、新生儿基因检测城区全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全部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农村妇女免费享受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多元化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认真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卫生健康事业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健康西海岸”建设跑出加速度。

医疗卫生动能转换

龙头强枢纽活网底稳

搭建整合型服务体系

尹女士是健共体信息互通一体化管理的受益者。只要是健共体内,医院就医,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检查检验结果等都可互联共享,医院医院时无需预约和等待,形成了“上下协同紧密化、纵向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同质化、分级诊疗规范化”的健共体“四化模式”。

为加快医疗领域新旧动能转换,新区于年5月率先开展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同年11月,西海岸新区出台《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将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全程管理理念融入深化医改工作之中,在传统医共体技术合作、人员帮扶的基础上,依托5医院,与31家基层医疗机构、专病机构联合,突出医疗、医养、医防融合,创新实施新型紧密型“健康服务共同体”运行模式。

年,新区启动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规划,医院等项目开工建设,医院开诊营业;医院通过三甲复审,医院、医院医院,新区二、医院数量位居青岛各区市首位;29处镇街医疗机构、处村卫生室实现“脱胎换骨”;7家中心卫生院均达甲等水平,9家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龙头强、枢纽活、网底稳”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现雏形。

年初,新区在全国首创打造了“互联网+评估+护理”全流程服务模式,打造康鸿医护服务运营平台。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护士余名,上门服务单。家住五台山路的盖女士,因脑出血在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出院时吞咽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一次胃管不慎脱落,盖女士的女儿便在平台下单预约了盖女士住院时的责任护士王梅英。从下单到护士上门服务只用了半小时,问题便得到了解决。同时,平台与新区5家健共体牵头单位分别成立网约护理受理中心和网约服务团队,网约护理团队可服务于每个镇街和社区,群众需求得到精准回应和有效引导,优质护理服务便利性和可及性不断提升,解决医疗机构压床问题,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不断缩短,医保资金紧张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互联网+评估+护理”服医院到基层、社区、家庭的有效衔接,建立起提供全生命周期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新机制。康鸿医护服务平台目前已覆盖新区所有区级公立医疗机构,计划今年在青岛各区市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老年护理评估余人次,上门护理人员余人次,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内容33项,医患互评满意率均为%。

“谢谢你们把我妈妈的眼睛治好了。”近日,市民李女士在儿子的陪同下,拿着锦旗走进了位于珠江路公交综合体项目的青岛爱尔眼科。原来,69岁的李女士于今年4月份在该院做了双眼白内障手术,目前恢复良好。

青岛爱尔眼科项目是新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填补了新区高端专科眼科医疗的空白,医院医院的有效互补,完善了新区医疗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专业的眼科医疗服务。此外,医院西海岸院区、医院、医院等一批高端医疗机构也先后落户新区。

拉长产业链条,健康产业迈入“千亿级”。新区在光谷产业园设立生命健康产业孵化基地,推动大健康产业项目孵化及产业化加速、高层次人才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孵化及产业化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有包括国新健康、精通卡替、鲲海脑机、春雨国际、搜大夫互联网平台在内的6个项目入驻孵化基地。

目前,新区签约注册、在建医养健康产业项目50个,总投资额约亿元。其中,康养旅游及平台项目28个,医疗机构类项目10个,生物制药研发类项目12个。

医疗保障以需为先

兜底线提待遇掌上办

织密织牢医疗保障网

“普通透析一次就花费七八百甚至上千元,药费还得另算。”漫长的治疗周期、高额的医疗费用让市民杨云峰一度有了放弃治疗的打算,而西海岸新区医保扶贫“兜底网”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

杨云峰是低保家庭,又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医疗保障扶贫*策,除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外,他还能享受医疗救助、医疗再救助和扶贫特惠险。就这样,20多万元的费用个人承担了不到元,这让杨云峰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新区以“需”为先,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构建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全民补充医保、医疗救助、扶贫特惠保险、重特大疾病再救助六重保障体系,让大病患者与贫困人员能医、敢医。

如今,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特困人员参保率、补贴率、*策落实率实现三个%;名贫困人员享受了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障服务;大病保险起付线由元降至元、报销比例提高5%、取消封顶线,贫困人员自费比例降至3.2%;农村地区“医、养、康、护、防”长护扩面成效更为显著,已有名失能失智参保人纳入保障范围。另外,职工和居民医保*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9.8%和76.1%,为全省最高;居民医保财*补助标准提高30元,46.7万名成年居民按低档缴费,财*二次补助,享高档报销待遇,补助水平全市最高。

年年初,面对疫情,新区第一时间对确诊、疑似患者实行免费救治,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向6家医院预拨医保周转金万元,累计拨付资金万元,医院不因支付*策影响救治;住院患者核酸检测零负担,累计报销15.5万人次;向30多家医药企业预付医保资金万元;缓缴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医保费万元,实施医保费率“三连降”,为全区3万多家企事业单位减免2.46亿元。

“以前申办门诊大病,需到20多公里外的*务服务大厅办理。现在在家门口的医保工作站就能办,免去了3个多小时的车程,太方便了!”家住长江路街道的市民李荣德对医保工作站赞不绝口。新区不断探索推进“互联网+医保”经办服务,建立了35处医保工作站,开展*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工作,医保大厅业务量同比下降30%;将36项医保征缴业务延伸至镇街服务大厅和合作银行,实现企业参保缴费业务办理属地化,助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异地就医曾一度被看作是件麻烦事。“以前没有异地联网结算系统,异地就医后需先自行垫付医药费,再到参保地进行统筹报销结算。”区医保局工作人员说,这对参保人员而言费时又费力。为便利外来人员在新区就医,长期异地居住、临时异地就医两类6项业务如今实现了“掌上办”;全区37医院全部实现异地住院直接结算,53医院实现全国联网结算,覆盖所有镇街;5医院实现糖尿病等14种门诊大病(门诊慢性病)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1家定点药店实现省内异地参保职工就医购药“一码通行”,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就医购药结算。截至目前,新区已有48万余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34项医保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88%可以“零跑腿办”,60%可以“马上办”,办理时限整体压缩72%,办理材料精简82%;全市首创经办社会化、业务联合化、征缴信息化“三化”方式开展社保医保联合征缴,“只取一号、联合受理、一窗办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养老服务转型升级

优服务全覆盖增床位

多元化养老托起夕阳红

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6.9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9.9%,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已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这是西海岸新区养老的基本面。问题就是导向。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养老服务工作改革,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5月31日上午11时,红石崖街道解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准备了精心烹制的午餐,各类菜品荤素搭配适宜。这是新区创新实施“1+N+6”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缩影,在每个镇街建设至少一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辐射带动周边N处服务驿站,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等六助养老服务。

“针对新建住宅小区,新区按照每一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区民*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宋延斌介绍。目前,新区已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0处、服务驿站处。今年将再建设20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0处服务驿站,全面搭建起覆盖城乡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宋延斌介绍,在重点保障一类群体基础上,新区新增经济困难70-79岁独居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两大类群体,*府购买服务对象由原先的名扩大至4万名左右。“我们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象由*府购买服务的兜底群体扩大至在新区居住的所有老年人,服务人数由年的余人提升到年的6.2万人。截至年底,已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达到万余人次。”

“我们调查发现,存在部分社区养老服务场所闲置,导致财*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新问题。”宋延斌表示,“市场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新区在社区居家养老供给侧和需求侧方面同时发力,将原先*府补贴由“补床头”“补砖头”向考核“服务绩效”转变。

为此,新区出台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办法,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评估,并按结果每年进行奖励补贴,有效激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积极性。年,有67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五星级,有4家被评为四星级,3家被评为三星级,共拨付奖励补贴万元。在年全市养老机构的星级评定工作中,新区有3家机构被评为五星级养老机构、4家机构被评为四星级养老机构、5家机构被评为三星级养老机构,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比位居全市首位。

强化养老机构管理的同时,新区不断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鼓励规模较大、条件成熟的养老机构,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申请医疗资质,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与附近的社医院合作,结为定点对口单位,逐步形成医养结合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区30家养老机构全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就医绿色通道,方便了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

与此同时,新区年起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工作流程,年以来,新增备案设立养老机构10处,新增养老床位张。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30家,总床位数达张,基本形成了高中低端梯次搭配的机构养老服务格局。

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是确保养老服务持续发展、夯实养老服务基础的关键。新区连续五年将多项养老工作纳入新区重点工作计划,列入区办实事项目,编制完成《青岛西海岸新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策文件,搭建起了推动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1+6”*策体系,为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税费减免、建设补助、运营补贴等*策支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健康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