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吃亏支书项孝汉
TUhjnbcbe - 2023/9/18 20:27:00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谢雯)又是一年春来到,青山绿水掩映下,庐山西海风景区巾口乡北栎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74岁的王汝棠吃过中饭,沿着村里新修好水泥路散步。“想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哩,以前一家四口人住十几平方米的土屋,现在我和老伴两个人住着三层的小楼,两个儿子一个在广东做生意,一个在县城上班,也都成家立业了。”说起这些年来的村里变化,王汝棠脸上笑开了花。

“幸福山,好栏间(地方);柴难斫,水难担。”这句流传多年谚语曾经是过去巾口乡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的巾口乡北栎村正如王汝棠口中描述的,村容村貌一年一个变化,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好了,日子美了!因为我们有个能“吃亏”好支书啊。”王汝棠一语道出北栎村由穷变富背后原因。

“吃亏”支书项孝汉是一名退役*人,年从部队退伍后,他选择了回家乡发展,一年也有着十几万元的收入,日子过的比较滋润。年,乡里找到他,希望他到村里工作,思索再三后,项孝汉回到村里工作,担任副主任职务。“30岁正是创业的好时候,我也迟疑过,但一想到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就觉得值!”项孝汉坦言。

从那时起,项孝汉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可一穷二白的落后乡村要想富,谈何容易。项孝汉心里有着自己的打算,“经济发展起来,就必须有大项目、好项目入驻,我当时就想借助计划投资亿元项目落户村里的中信庐山西海项目,这就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想来容易,做时难。北栎征收拆迁面积多亩,涉及9个村户名村民。一辈子守着田地过活的村民哪想得通?“把房屋田地都征收了,我们住啥吃啥?面对村民的误解,项孝汉没有辩解。他坚信有了大型旅游度假项目进来,高速通了,村里指定要大变样。只要真心实意为大家着想,日子久了大伙儿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会理解。

旅游项目进来了,自然需要工人,项孝汉把村里的闲置劳动力推荐到旅游公司里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村里先后给多人安排了工作,有的甚至做起了中层管理者,村民的荷包有钱了,项孝汉也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年,村“两委”换届,项孝汉当上了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首先把目标对准发展村集体经济,决心以产业兴村强村。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幸福布艺窗帘店,为了拉到订单,项孝汉进村组、跑县城、下工地,终于拿到了第一批订单。年,北栎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盈利5万余元。年,项孝汉又利用集体荒坡荒地,种了50亩西瓜,通过水果种植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开窗帘店虽然挣得钱不多,但让我看到了以产业促发展的希望,我们通过发展西瓜种植,吸纳贫困户参与进来,一方面发展了产业,另一方面解决贫困户的收入问题,一举两得。”村有经济富裕了,项孝汉又带着村班子忙着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年,村委会兜底给汪春生、段见善等4户特困户建了房子,村级文化舞台、篮球场逐一建成,修新路,路灯亮化、捐资助学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

“要拔穷根,还是要一门心思搞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还要引进金丝皇菊和大棚蔬菜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村办经济。”对于村里下一步发展,项孝汉信心满满。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吃亏支书项孝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