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海情用真情实感讲好扶贫故事潇湘晨 [复制链接]

1#

近日,电视剧《山海情》收官,豆瓣评分高达9.4。一部扶贫题材电视剧竟能“破圈”引发各年龄段观众的追剧热潮,源于其对扶贫故事的真实塑造。

《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响应国家扶贫*策号召,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完成异地搬迁,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山海情》之所以打动人,在于人物鲜活。村干部马得福皮肤黝黑、头发杂乱,整日为了家乡脱贫东奔西跑;老干部马喊水胡子拉碴,脾气大、嗓门高,但粗中有细;女性角色李水花乐观坚强,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与一些电视剧塑造出的“完美人设”不同,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会失败,会犯错,面对苦难也有抱怨、想过退缩,但在艰难困苦之中,仍然能用肩膀“扛起一片天”。

《山海情》之所以打动人,在于细节真实。穷是什么?是三兄弟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是少女被父亲以“一口水窖、一头驴、两只羊、两笼鸡”的彩礼嫁给素未谋面的人;苦是什么?是突然袭来的漫天*沙,是饭桌上一餐不离的白水煮洋芋……《山海情》真实还原了*土高原人民的生活状态,让观众能直观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故土难离,宏大的命题也得以变得真实动人。

《山海情》之所以打动人,在于价值追求。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就是本剧的价值体现。首先是得福得宝两兄弟的命运——从因家穷,被迫由父亲抓阄决定谁继续读书,到各自在岗位上艰苦奋斗、成功致富,两兄弟的人生跌宕与脱贫攻坚的时代脉搏紧密相连;这也是涌泉村村民的命运。从抵制吊庄移民,到主动搬迁,从家徒四壁到种菇致富,以李大有为代表的村民终于领悟到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还是凌教授、陈金山、张书记等领导干部的命运。他们将自己的智慧、才华与青春热血献给了扶贫事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生价值。扶贫事业的宏伟追求、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高度,成功融进了这些平凡人物的命运之中。

不少“90后”“00后”观众表示,《山海情》把他们看哭了。其实,这部剧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看到村民脸朝*土背朝天的辛劳,看到坚强的女子用板车拉着瘫痪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走在风沙里,看到朴实的校长想方设法劝住出走打工的孩子,他们对“小人物”产生了共情,对“大时代”也就有了理解。

《山海情》的成功足以说明,只要具有“硬核”的内容,主旋律作品同样能够“叫好又叫座”。当下,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伟大壮举、先锋模范不断涌现,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从中不断汲取灵感、挖掘素材,用真情实感讲好更多中国故事。

文/张思诺(北京工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思诺

编辑:张瑜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