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海州西海州历史钩沉 [复制链接]

1#

东海州、西海州历史钩沉

*事要冲海州

海州地处*海之滨,北接齐鲁,南达淮泗,自古为南北要襟,战略重地。境内的郁洲岛孤峙海中,与朐山隔海成犄角之势。发生战争时,可进退有度,互为屏障。在南宋时期,海州地处宋、金、蒙古的边境地带,成为各方争夺的目标,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为了抵御金人与蒙古人的南下,南宋朝廷曾派遣多支队伍救援海州,刘志洲山、朱麻、南城等处至今还保存与此相关的“招信*”“安淮*”“武峰*”“泗州”“天雄右”等字样的摩崖石刻。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成熟,使海州地区海上的防御比陆上防御更显得重要。南宋之初,金兵不时南下侵扰。据史料记载:海州知州魏龢就曾上书“创置本州东沿海巡检官,招置水*百人,下两浙运司造舫鱼战船二十只。又乞修置楼橹,添置*器,并依登、莱屯兵三千人,以备缓急”;绍兴三十一年()十月,金人围攻海州,李宝以舟师至东海县,驰援朐山,与知州魏胜部合击,再次击败金国*队,此处的东海县并非今天的东海县,而是宋代的郁州岛,今云台山地区,县治在今海州区南城街道。绍定元年,红袄*首领李全在海州“治舟益急,驱诸崮人习水”。今天见到的刘志洲山、大伊山等地的南宋时期大量船形岩画,即为海州在南宋时期作为重要*港的实物见证。

三京之役与国用安附宋

南城东山金代国用安等题名石刻

东海州与西海州建置的设立是在南宋景定三年(),而真正造成海州东、西二州并立的原因是宋、蒙之间频繁的战争导致割据,纠其根源,还得从宋、蒙三京之役说起。

早在绍定五年(),红袄*将领国安用率万人攻占海州,随后投降金国,被封为兖王,赐姓完颜,改名用安。完颜用安本名咬儿,金国淄州人(今山东淄博淄川镇),原是杨妙真、李全的部下。是年三月,蒙古大*攻破汴京,金章宗完颜守绪逃往归德,完颜用安与完颜官努“谋邀上幸海州,不从”。在南城凤凰东山有一处“兖王国开府记”石刻,文曰:“旹岁次癸巳丙辰月初五日,因领大*收复东海,创立修筑城池,与郡王萧银青、国公刘荣禄同游至此。兖王国开府记。”癸巳年丙辰月初五在南宋绍定六年()的4月,可见国用安是在攻下海州的次年才占据东海县,并修筑城池。

南宋端平元年(),在宋、蒙联*的联合攻击下,蔡州(今河南汝南)被攻陷,金国*权灭亡。在蒙古*北撤后,宋理宗命赵葵、全子才等率*七万余人分别从滁州(今安徽滁县)、庐州(今安徽合肥)出发,先后进驻原北宋三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企图乘机收复*河以南地区。这三座城虽然已被蒙古兵掳掠一空,但是这一带是北宋的京畿地区,是南宋朝廷最渴望收复的故土。蒙古*听闻宋*北上抢占三京后,重新引兵南下。于是南宋、蒙古之间爆发了“三京之役”。同年八月,蒙古兵进至洛阳城下,决*河寸金淀水灌城,南宋*队被迫撤*,无功而还。

据《宋史》记载,端平二年(),南宋将海州由朐山迁徙至东海县(今南城),书中并没有记载迁徙的原因,但这段文字可以说明绍定五年()之后朐山、东海又曾归属南宋,至端平二年()朐山再次失陷,但其中的细节及原因不得而知。为了厘清这段历史,笔者查阅了《至正金陵通志》,在刘虎传中发现这段文字,将这次迁徙的来龙去脉详细的记录下来,可补充《宋史》之不足。当时南宋由赵葵制置淮东,在南宋北上收复三京的同时,赵葵派遣总辖淮阴水陆兵马刘虎与赵楷率舟师迅速至涟水*国用安(金亡后恢复本姓)部。此时的国用安已经投降了蒙古,国用安见宋*来犯,“率汲君立、张山、王义深等郊迎”。宋*临时任命汲君立摄总管,率领战舰三百,进攻东海县。攻占东海县后,又进攻海州。海州守将是原红袄*李全的旧将周岊,刘虎担心汲君立不可靠,便“亟以师次于北张店,夜檄周岊”。周岊大惊,见宋兵已兵临城下,遂开城投降。朐山、东海兵不血刃地为南宋所得。南宋占领徐、邳、海三州后,进封国用安为权知徐州事,进封周岊为武功郎,遥郡刺史、淮东兵马钤辖。蒙古*得知国用安投降南宋,随即采取疯狂地报复,发动大*对徐、邳、海三州进行大规模的进攻。端平二年()春,经过激战,徐州被蒙古*攻陷,国用安失败投水而死,南宋*队的伤亡极其惨重。驻海州的宋*也作战失利,朐山城为蒙古*所得,南宋被迫将海州州治由朐山县撤至东海县,与蒙古*隔海对峙,大致形成了后来东、西海州的雏形。

宋、蒙对峙下的东海与朐山

南宋失去朐山九年后,于淳祐四年()进行了反攻,海州知州周岊(一作周岱)与武卫大将*汤孝信率部直捣蒙古治下的胶州、密州,朐山也概于此时收复。到了南宋淳祐十二年(),李全的养子、蒙古益都行省李璮占据了朐山,南宋*队仍然退保东海县(今南城)。李璮原本为南宋的海州知州徐晞稷之子,在李全降宋时,由淮东制置使贾涉出面,将升任淮东制置副使的徐晞稷之子过继于李全,后跟随李全投降蒙古。

贾似道修建的东海城

宝祐元年(),李璮在朐山筑城,作进攻东海的准备。宝祐二年()三月甲午,两淮制置使贾似道为了加强东海城防御,命驻*的涟水*修筑东海城(南宋海州治所),修筑好的东海城“西南二面控海,东北二面抵山,实为重镇,恃此以胜北虏。”至今在南城南门内还可见到有“涟水*”字样的城砖,可见现存的南门即为贾似道所筑。宝祐四年(),李璮所部渡过海峡,进攻东海城,被以逸待劳的涟水*使夏贵率部击退。宝祐六年()十一月,不甘心失败的李璮再次渡海侵犯东海城,这一次进攻获得大胜,海州通判侯畐据城鏖战,誓死不降,终因寡不敌众,阖室遇害。东海城的失守震动了南宋朝野,深得宋理宗宠信的贾似道也因东海城的失守,抗章引咎,宋理宗却诏令“以功自赎,特与放罪”。开庆元年(),南宋改派李庭芝代替贾似道主管两淮制置司事。李庭芝所部在与李璮交战中却屡屡获胜。先是击杀李璮大将厉元帅,夷南城而归。景定元年()又复败李璮于乔村,攻破东海、石圃等城。

李璮归宋与东、西海州的设立

东、西海州形势图

中统元年(),忽必烈即帝位,其幼弟阿里不哥也在漠北自立为大汗,两兄弟为争夺汗位发生战争。忽必烈为了稳定李璮,加封他为江淮大都督。景定三年()二月,李璮在与南宋的战争中连遭败绩,又遭受蒙古朝中其他势力的排挤,处境十分艰难,决定趁忽必烈倾全力抗御阿里不哥南犯之机,举兵叛乱,归顺了南宋。李璮归顺后,立刻召其子李彦简自开平回山东,修筑益都城,并将其治下的海州、东海城、涟水*三城献于南宋,尽杀蒙古的戍*,又献出山东郡县,以赎其养父李全叛宋之过。宋理宗赵昀听说李璮归降后,龙心大悦,挥笔作了首《李璮归国》,以表达对收复朐山、东海、涟水三城的喜悦之情。诗曰:“力扶汉鼎赖元勋,泰道宏开万物新。声塈南郊方慕义,恩流东海悉来臣。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玉历喜环循。”下诏授李璮为保信、宁武*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路*马,加封齐郡王,同时又恢复了李璮养父李全的官职与爵位。

南宋朝廷收复朐山后,将朐山县改置为西海州,隶属淮南东路。同年三月,诏升东海县为东海*,不久又升为东海州。这时南宋*权在今连云港境内设立东海州、西海州两个州级建置。虽然不久李璮在济南被元*合围兵败身死,但东、西海州却被南宋牢牢掌握。

东、西海州相继降元

南宋德祐元年()三月,元兵南下攻宋,左*受大将博尔欢节制。当博尔欢大*驻屯下邳时,与将佐商议进攻策略,认为南面的清河城小而坚固,且与招信*、淮安城、泗州互为犄角,不易攻取。可派兵佯攻清河,海州、东海、石湫离此数百里,防守必定松懈,派轻兵快递东进,可出其不意攻下海州。“师至海州,丁安抚(西海州知州丁顺),石湫、东海随下”,元兵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东、西海州全境。

东、西海州在元代的地名沿用

元*在攻下东、西海州后,改为海州,仍治于朐山,辖朐山、东海、赣榆、沭阳四县,东海再度降为县。之后海州的行*建置不断发生变化,先是至元十五年()升海州为海州路总管府,同年又改为海宁府,路、府之下置录事司,管理治城及朐山县城内行*事务,不久又降为海宁州。至元二十年(),录事司与东海县并入朐山县。在进入元朝统治后,东海由州改为县,再由县到被撤除,仅仅用了八年的时间。

虽然东海州与西海州在行*建置上不复存在了,但在一些元代文献中还有将它们作为地名使用的记载。据《大元海运记》记载:“至元十九年创开海运,每岁粮船于平江路刘家港等处聚?、经由扬州路通州海门县*连沙头、万里长滩,开洋沿山捉屿,使于淮安路盐城县,历西海州、海宁府东海县、密州、胶州界,放灵山洋,投东北”。这是一条元代开通的由海路运送漕粮的航线,可见在元初西海州的地名仍然存在,也是元代海运航线上的重要港口之一。

元贞元年(),西天目山住持明本法师在他的先师圆寂后,开始云游四方,于皇庆元年()秋,乘舟渡海至东海岛,至皇庆二年()春离岛,在岛上结庵而居数月,并写下了著名的《水居六首·东海州作》。其中第六首云:“水国庵居最寂寥,世途何事苦相招。去村十里无行路,隔岸三家有断桥。数点鸦声迎暮雨,一行鱼影涨春潮。陈年佛法从教烂,岂是头陀懒折腰。”寥寥数十字,就将郁州岛上滨海村居的美景展现于笔下。

结束语

东海州、西海州作为*区与地名早已成为历史,这一时期是海州历史上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年代,也是笔者很感兴趣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可谓是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南宋、金国、蒙古以及红袄*等*权在海州一带犬牙交错、轮番登场,李全、贾似道、国用安、李璮、侯畐等历史人物交替登场,读起来饶有兴致,迫切想更多的深入了解。谨作此文,还望诸方家不吝给予指正为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