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昆仑圣殿rdquo文学 [复制链接]

1#

重磅!“昆仑圣殿”文学丛书

将在西宁书城举办新书分享会

近日,“昆仑圣殿”文学丛书(第一辑)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辑丛书精选八位作家近期优秀作品,包括:唐明中短篇小说集《心无杂念》、蒋应梅中短篇小说集《我住长江头》、张翔中篇小说集《燕尔林》、陈劲松诗歌集《纸上涟漪》、宋碧波诗歌集《流云划过高原》、石强的格律诗词集《丑石集》、吴光亚散文集《周话》、赵海勃随笔集《碎月》。这八位作家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机关公务员、文化工作者,也有曾经的*人和记者,他们虽具有不同职业,但都深沉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和文学,都在用各自不同的视角和文笔表达着、抒发着、拓展着、讴歌着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这片雄浑厚重之地的爱恋。

4月21日下午3点,由青海省作家协会和格尔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西宁书城协办的“昆仑圣殿”文学丛书新书分享会,将在西宁书城三楼举行。届时,青海省作协梅卓主席、邢永贵秘书长,海西州文联斯琴夫主席、格尔木文联王韬主席等领导将莅临新书分享会,包括郭建强、刘晓林、赵宗福、刘大伟、罗洪等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著名评论家将对新书进行评论,作者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开展签名售书赠书活动,《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和《海东时报》记者将全程现场报道。盛情邀请文字工作者、文学爱好者、昆仑文化研究者、广大读者、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作者的亲朋好友参加新书分享会,共同见证青海省以及格尔木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附:新书及作者简介:

1、《心无杂念》:《心无杂念》是一个中短篇小说集。作者唐明从《尼玛文森的画》看到人的自我感知和成长、纯真和善意;从《盗窃人生》《水塔世界》感受到生命的孤独;从《如果事与愿违》体会到爱情的真谛……小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小说里的人物形象鲜明,无论崇高还是卑微,伟大还是平凡,都真实地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作者平静如水的讲述其实都联结着当前时代的爱与痛。

唐明,女,中国作协会员,格尔木市作协主席。曾读鲁迅文学院30届作家高研班。出版诗集《随风》,散文集《把家安在格尔木》,中短篇小说集《心无杂念》,长篇童话小说《小妖一米》。现任《格尔木》文学杂志执行主编。

2、《周话》:

《周话》一本随笔集,是作者吴光亚非常个人化的思考记录。大多是读书、观影后,内心涌动出的一些不得不说的强烈感受。这些略带评论性质的文字,是作者对于叙事作品和人文论述的看法,有读解但一定尊重原作者;有生发但保留原著思想原型;有打开但守住打开空间的边界。集子还有小部分关于亲情、友情及生活雅趣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作者发乎情、止乎礼的感怀,和对文化的切身体证。若以一字概之,非“真”无以表之。

吴光亚,年生于河南上蔡县,好读书,好藏书。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格尔木市作家协会会员、副主席。短篇小说、随笔、散文等,散见于《青海湖》《西海都市报》《格尔木日报》《大昆仑》《格尔木》等报刊。现就职于盐湖股份公司《盐湖报》报社。

3、《纸上涟漪》:

《纸上涟漪》是陈劲松的一本短诗集,作者认为,诗歌是外界的事物在诗人内心激起的幽微波纹,他以一颗诗人的敏锐之心感知高原、感知故乡、感知生命,并将这些感知用笔诗意地移植于纸上,漾起一圈圈的涟漪……

陈劲松,本名陈敬松,年6月生于安徽省砀山县。年公开发表作品。诗歌、散文见于《诗刊》、《青年文学》、《散文》、《文学报》、《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花城》、《作品》、《扬子江》、《诗潮》、《绿风》等多家刊物。有作品收入全国幼儿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及多部选本。获青海省青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散文诗大奖”等各类奖项多次。著有诗集《五种颜色的春天》(合著)、《白纸上的风景》、《藏地短札》、《风总吹向远方》、《纸上涟漪》。

4、《丑石集》:

《丑石集》是一个古诗词集,共收录作者石强格律诗词余首。作者用11个小辑,表达了对乡野故土的思念,对*营生活的怀念,对岁月流逝的感伤,对友情亲情的珍惜,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一事一物的感知。诗词文笔流畅,意境悠远,格律有致,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和对人生、事物的深深思考,既力避晦涩难懂,又杜绝寡淡无味,读来清新隽永。

石强,笔名瀛山一石,年出生于重庆,年12月入伍至青海武警,年加入青海省作家协会。*旅27载后退役,现为格尔木市作协副主席。短篇小说《九妹的桂花》年获第二届武警文艺奖,散文《半个月亮爬上来》年获青海电视台散文电视一等奖,散文《阿古丽书屋》年获武警部队“我为小康做贡献”征文一等奖,年被武警部队评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曾出版文集《雅致人生》。

5、《燕尔林》:

张翔的中篇小说集《燕尔林》由五个中篇小说构成,二十五万余字,以现实素材为基础,把作者的生活体验、人生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融为一体,进行了大胆地虚构和交错编织,蕴含着作者对人生诸多问题的沉思。在虚与实、主与副的结合中,把人性的复杂、弱点,世象的悲欢离合,爱情的丰富性、可能性通过凄美的情节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压抑的氛围中逐渐清晰、明朗,使主题得以凸显和不断升华,让人感到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忧伤蕴含其中。

张翔,20世纪出生于陕西宝鸡,年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擅小说、散文,原创文学作品40余万字,散见于《青海日报》《格尔木》等处。

6、《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是作者蒋应梅的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入十六篇作品。十六篇作品风格不同,故事迥异,但却是发生在作者身边的真实故事。作者通过文学的手法用发生在身边的这些故事阐述了亲情,爱情,友情,人性和生命等等的内涵和本质。虽然好几篇小说创作于早年间,但却过早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