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周思奇,女,汉族,年1月出生,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人,就职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初级中学。
事迹梗概
周思奇的一位同学在二十多岁时不幸患癌,她积极为其治病筹集善款,并在其离世后继续照顾其双亲,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她不间断的默默付出,并带动其他人一起帮扶和关爱这对失独老人,用真诚的爱心,持久的恒心为这对老人提供了持续的帮助和心灵上的慰藉,展现了真挚的人间大爱。
事迹正文
周思奇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多年来始终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座右铭,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了学生茁壮成长奉献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爱心。周思奇在学校兢兢业业,在家相夫教子的同时,因为一句不是约定的约定,在胶南又多了一双亲人。那是15年前的一天下午,大学同学QQ聊天群里的一句留言,开启了15年真情故事之门。
“同学们,咱班同学张林得了癌症,现在在青岛住院,在老家的同学们一起去探望他吧。”一句话像平地炸雷一样在同学群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正是大学刚刚毕业,憧憬着无限可能的事业和人生刚起步的时候。震惊,疑惑,不敢相信,这就是周思奇当时的心情。她和张林在高中时期是同学,当时高中班长林晓东在群里提议为张林捐款,周思奇立刻拿出当时仅有的两个月工资积蓄捐了出去,在和其他几位同学探望了张林,并了解病情以后,周思奇和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正是青春的理想之花怒放之时,命运却让这个优秀青年的生命之路布满荆棘。
之后的几年,张林的病情出现反复,由于身在外地的同学比较多,周思奇主动承担起为张林向同学们募捐,探病的责任。最后一次捐款时,张林说不要了,因为他自知没多少时间了,过了不久,他便离开人世。张林是家里独子,懂事孝顺,从小成绩优异,父母务农供养出的优秀大学生,毕业后事业蒸蒸日上,正是回报家庭的时候。他的父母经历了丧子的打击后一蹶不振。
张林走后,周思奇召集了几位同学第一次走进张林的家,去探望他的父母。张林父母因丧子的打击几乎足不出户,互相搀扶着勉强度日,当时两位老人正在看孩子的照片,眼角上带有刚刚擦拭掉的泪痕。张林妈妈看到他们来了,又止不住的流泪,悲痛欲绝地说:“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他走了,以后我们老两口可怎么活啊……”同学们都沉默着,同学们的眼泪也都在眼里打转。临走时,周思奇说,“伯父伯母你们放心吧,虽然张林走了,但是我们还在,从今以后,我们就是您的儿女,以后我们照顾您!”二老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里泛着感激的泪花,灰暗的眼中多了一丝光亮。从这一刻起,为了这句不是约定的约定,他们共同多了一双父母。
因为张林父母的家就在周思奇工作单位驻地张家楼镇,外地同学很难关照张爸爸和张妈妈,周思奇和同学们商量由她来管理善款,经常看望老人,有任何困难随时帮衬照顾。周思奇就这样开启了持续帮扶失独老人之路。
张妈妈开始时经常说:“我们俩就是活一天算一天,老天这是对我们的惩罚,说啥时候收我们就收了吧。”周思奇觉得应该经常给老人做做心理疏导,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提着礼品看望老人,工作忙时就勤打着电话问候,等过段时间再去。有时老人头疼脑热,身体不舒服,她就会去买一些药带上去看望他们。张妈妈血压有些高,周思奇经常帮她量一量血压,搜集一些降血压的食谱,告诉她怎么做这些菜,饮食和生活注意哪些方面。张爸爸有腰病,每到下雨阴天,她都会提醒老人注意身体,不要干体力活,经常上门看看有什么伙计能帮着干的。生活中的点滴事情,让老人感觉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和关爱。
周思奇平时看望老人尽量自己准备礼品和物资,把班级善款留着重大节日时候用。每到节日,她都会多准备一些过节物资和一些礼金给老人过节,有时会叫上几个返乡的同学一起去看望老人并带去同学们的祝福。渐渐的两位老人心理开解一些了,也慢慢偶尔出门一趟了,他们觉得老是接受捐助过意不去,每次都说:“孩子呀,你工作忙,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不用老是来看我们,不用给我们钱,我们政府救助金吃饭也够了。”周思奇笑盈盈的回答:“阿姨,我来跟你们聊会天,解解闷,不跟走个娘家一样啊?哪有嫌弃闺女走娘家的?钱是我们大家一起凑的,也不是全我一个人出,我是帮他们完成心愿。”
头几年过年时,周思奇想,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年三十如果不来,二位老人肯定特别想念张林,肯定会格外伤心,她就去老人家里陪伴老人,舒缓他们的心情。当时家里普遍没有私家车,她坐着公交车从城里到镇上转车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把过年的东西买齐送到张林父母家里,陪他们唠唠家常,吃顿饭。临走时叮嘱二位老人,活着的要向前看,不要再把伤感留下,张林也不希望你们如此悲伤。之后每到过年,周思奇就叫上几个返乡的同学一起去,让家里添一些生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老人逐渐从阴影中摆脱出来。
张林大学同学听说周思奇对张林父母的帮扶也都纷纷捐款。他们都天南海北,偶有来拜访张爸爸张妈妈的,周思奇都会接待他们,介绍家里情况和老人的身体状况,并把他们带到张林家和老人聊一聊,唠唠家常,原本不相关的人们在同一份爱心的驱使下有了交集,这正是人间处处洋溢着温情和大爱。
周思奇婚后前几年,丈夫发现每到快过中秋和快过春节,她总会带着东西出门,回家的时候都比较晚。后来丈夫忍不住问她,她才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丈夫。丈夫听后一把将她拥在怀里,既埋怨妻子有事不和他商量,又被妻子这份爱心深深的感动。从那以后,每逢年节丈夫买礼物的时候总是多备一份。下班回家如果丈夫看到她拿回来一筐花生或是半袋玉米的时候,就会猜到她去了张林家。后来,夫妻俩有了爱情的结晶,妻子还会带着孩子去看望她的“新爷爷”和“新奶奶”。老人每次见到一对孙女,总是欢喜的不得了,忙着给孙女们准备吃的,精神头十足,脸上也洋溢出了久违的幸福。孙女们也很亲这对新爷爷新奶奶,每到年节吵着要去看望他们,给他们表演自己准备的小节目,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又开始洋溢着欢声笑语,两位老人也体会到了儿孙辈的天伦之乐。照顾两位老人,看望他们成了她家庭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有个不认识的姑娘总是来家里跑前跑后的,邻居起初看到会问,这大嫚是你们家的什么亲戚?对你们真是上心。老人解释以后,邻居们对她由衷的钦佩,都纷纷说:“照顾一时没什么,可是一照顾就是10多年,这嫚真是心地好,比亲闺女还亲啊!”
近几年,政府的扶贫攻坚项目也惠及到了这个家庭,社区政府给张爸爸张妈妈配备了上门关爱服务,会给他们做饭洗衣,干一些家务活,两位老人的生活更是有了保障,生活慢慢有了美好的气息,正是社会和爱心同学们的共同努力,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没有再沉沦下去,让失独老人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就是为了当时一句不是约定的约定,周思奇和同学们承担起了照顾张林父母的责任,并且将这份责任传递下去。周思奇和她的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约定,也温暖了两位失独老人的心,让他们有了生活的动力,感受到了人间的美好。
每逢年节周思奇都会在班级群里通报同学们的爱心捐款使用及结余情况和张爸爸张妈妈的近况,今年她写道:张爸爸和张妈妈身体还不错,生活一年比一年有起色,10多年来感谢同学们的爱心让这个不幸的家庭有了得以为继的信心,也使我们曾经的兄弟得以慰藉。今年是疫情第三年,疫情仍然挡住了很多同学回乡的脚步,然而疫情的冬天终将过去,我们即将迎来自由呼吸的春天。期待与同学们的再次相见,我们约定疫情结束时一起去张林家看望我们的“咱爸咱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