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青岛排名第一获批示范 [复制链接]

1#

8月26日,青岛市政府宣布,青岛市以排名第一成绩获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今年,青岛市将围绕政务公开、社会监督、示范引领和失信治理4项攻坚战,重力打造阳光高效诚信政府。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

围绕4项攻坚战,打造阳光高效诚信政府

26日下午,在青岛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发言人介绍,此次青岛市以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获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标志着青岛市持续开展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年获批创建示范城市以来,青岛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推动“信用青岛”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三年多努力,全市城市信用监测一直保持全国前十名。

其中,信用制度建设方面。年底,青岛市存量信用代码全量转换完成,并在全国率先将重错码率降为万分之一,所有党政群机关、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均拥有了唯一的“信用身份证”;同时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形成了五年规划、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工作办法等一整套的制度支撑,全市信用制度文件达余个;通过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百企亮信用”等主题宣传活动,树立了全市“诚意赢得世界、信用创造未来”的崭新形象,诚信理念深入人心。

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开发建设了“公务员诚信档案系统”,实现了公务员群体%全覆盖。在全市党政群机关中广泛开展政务承诺活动,创新推出了政务服务承诺“五个一”工程,48个市直部门现场签订承诺书并向社会公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今年,青岛市发起高效青岛建设攻势,诚信政府建设列入其中,将围绕政务公开、社会监督、示范引领和失信治理4项攻坚战,打造阳光高效诚信政府。

信用监管方面。围绕事前、事中、事后,让信用手段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事前创新开展了“信用+政务服务”项目建设,将信用监管嵌入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信用容缺受理和联合惩戒的一体化运行,有力支撑了“一次办好”“秒批”等便民政策落地;全市签署各类信用承诺28万余份,信用承诺数量占企业总数比重超过5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事中生产、流通、税务、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等重点领域,都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事后创新设计了“一个接口管审批”的联合奖惩模式,将“联合奖惩自动化系统”嵌入市、区两级行政审批及公共事业单位业务系统,实现联合奖惩的自动触发和执行结果的自动反馈,累计向国家报送联合奖惩案例余个,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典型示范方面。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标杆。市税务局在全国首提“诚信推定”理念,推出40项创新措施,通过“银税互动”提供纳税信用贷款超过70亿元;市城市管理局建立失信治理“三步式”工作法,变刚性执法为柔性约束,实现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了覆盖工程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监管平台,获国家工程质量奖数量连续两年居副省级城市首位,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积累了可复制推广经验。海尔集团创新建立了“万链信用指数”,串联起超过10万家合作企业;交运集团通过“道德银行”存储员工诚信财富,弘扬传播正能量;青岛市创投中心建立了全国首个高标准政府引导基金信用体系,助力30多家企业成功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企业加强信用管理的典范。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

全省率先启动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发言人介绍,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双牵头部门之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切实履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在助力解决小微民营企业融资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年6月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收录青岛市13万户企业借款人和万个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全市59家金融机构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月均查询量达到20余万次。成功推动应收账医院、企业及政府采购平台的对接,年1-6月,平台已完成融资额.1亿元,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试点,布设了30个商业银行查询网点,为群众提供自助查询31万笔;通过征信服务窗口,对企业信用报告查询推行一次性告知、即到即办、免费复印等服务,年上半年,提供企业信用报告查询9笔,同比增长18.3%;建设了青岛市不动产登记信息远程应用平台,首批在7家商业银行个网点正式上线运行,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抵押贷款、不动产登记、线上缴税、电子权证“一站式”服务;发挥信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助贷作用,推动征信机构创新融资撮合业务,年以来,共帮助87家小微和民营企业获得贷款万元,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建设青岛特色信用体系,典型做法被最高院推广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中,强化源头治理,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回归社会的信用建设体系,为破解“执行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目前,市区两级法院向执行联动部门推送个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和个限制高消费名单信息,全市共限制家失信企业参与政府招投标,限制家失信企业评先评优和资金扶持。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大格局。同时,推动开展11批次信用修复培训,共7名失信被执行企业主体负责人参加信用修复培训并签署《信用修复承诺书》,其中名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法定义务,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退出率达35.3%,形成了“有进有出、严管厚爱”的信用修复氛围,青岛法院的典型做法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同志对此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推广。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

15.2万余户市场主体作出信用承诺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发言人介绍,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联合奖惩的新型监管机制。变“被动管”为“自主管”,推动全市15.2万余户市场主体作出了信用承诺;变“一处查”为“智能查”,开发上线“青岛企业信用信息查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