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海固遇上闽宁镇生态移民的新生活 [复制链接]

1#

西海固的一条树林道,昔日曾是戈壁滩。新华社记者姚雨璘摄

新华社银川8月14日电(记者姚雨璘)“小时候总听老年人说‘黄河水’,黄河水什么颜色我都没有见过。”62岁的回族村民海国宝说。

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但海国宝在宁夏中南部山区住了大半辈子,却没见过这条母亲河,直到6年前搬迁到离老家多公里的闽宁镇原隆村。

联合国粮食开发署曾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地区定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夏旱秋涝冬寒冷造成的严重气候灾害,一年到头侵扰着靠天吃饭的农民。

年开始,当地政府分8批次,花了5年多时间,将包括海国宝在内的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村民搬迁到闽宁镇。一万零六百多人陆续坐上政府安排的车辆,在医疗服务队的陪伴下,带着家当离开了西海固的深山。

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生态搬迁前的模样(受访者供图)

起初,村民们并不了解这个陌生的小镇,只听说这里好、是平川,更重要的是离黄河近,灌溉条件好。在这里,海国宝和村民们第一次看到了黄色的河水。

“一过来看到黄河,真是一马平川!”海国宝心里踏实了,“来之后一看门后头的龙头里水冒呢,啥都不缺都有呢,我们非常高兴。”

在固原市搬迁动员大会上,工作人员向村民们介绍了国家“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按计划,宁夏山区的几十万人将陆续走出大山、迈进平川。海国宝心里念着大会上说的“苦行一代人,造福几代人”,就和村里其他66户居民一起报名搬迁,没一户选择留下。

村民们将老家原州区的“原”、隆德县的“隆”放进新家园的名字里,一个生态移民村的新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闽宁镇副镇长陈兴隆说,镇上共有6个村是当时政府搬迁过来的,也有自发的移民。许多人看这里发展前景好,离市区又近,投亲靠友,过来打工。

生态搬迁前西海固村民居住的窑洞外景(受访者供图)

闽宁镇处于平原,四通八达,离银川市不到50公里,进城务工的便利使得原来出了深山几个月都回不了家的打工者纷纷涌来。目前,镇上的户籍人口为4.4万人,流动人口达6.6万人。

在政府的支持下,镇上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由专业培训人员免费指导村民学习致富技巧、提高劳动能力。海国宝坐着镇上安排的班车到葡萄酒庄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抵得过老家三四年的收入。

中国人骨子里安土重迁,祖祖辈辈休养生息之地再怎么贫瘠,也是记忆之根。离开老家前,海国宝恋恋不舍地拍下了村子最后的模样。他舍不得,但也深知,黄土和窑洞在游客看来或许是一种特别的风光,对生活在那里的人来说,却是要承受的生活之苦。

“烧饭靠着山那个烟尘大得很,你看这个(墙壁)沿都熏黑了。”漆黑的穴洞里一张坑坑洼洼的石床上面铺着一块薄布,这就是他们睡觉的地方了。

“我们老家那个地方一下雨就没路走,路都(被雨水)冲断了,在树下都不敢走。”海国宝说。

西海固一户生态移民的新居。新华社记者姚雨璘摄

以前,西海固的孩子上学要走三四公里路,学校还没桌椅,只能趴在院里的地上写字。“现在走三百米就到学校了。”海国宝一家七口人,最大的孙子在镇上读初中。

他说,以前很发愁孩子上学的事,儿子只念完初中,家里几辈人没有上过大学的。现在,他盼着孙子能考上大学。

但是,让村民们认可新家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从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搬来的谢兴昌说,一些村民迁来后又返回老家,反复数次,回去后看到这里发展一年比一年好,他们又来了。

作为最早的一批移民,谢兴昌年刚到闽宁镇时,这里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从2多公里以外的福建省来闽宁镇的专家,带领当地农民种菌菇、玉米等,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将种植产业逐步向树莓、枸杞、花卉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年,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元,20年增长近24倍,达到约元。

贺兰山下的葡萄田。新华社记者姚雨璘摄

如今的海国宝即使不为了儿孙辈,也决心留在闽宁镇。

去年,他因病住院,十几天没人催缴费。他的儿子海福贵很纳闷,海国宝告诉他:“医院说等我好了还要医保报销,之后才喊你交呢!”多元的住院费,只有多元是自费。

原隆村党支部书记王升介绍,目前镇上实行“先住院后付费”的农村医保制度。村里配有医疗室,小病不出原隆村,医院,医院。

“原先山区老家是个农村,现在是在城市生活了,再回去都不习惯了。”海国宝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