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汤立民攻克数控技术难关枭龙创研制周期最短纪录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

汤立民攻克数控技术难关 枭龙创研制周期最短纪录


他,为扭转成飞*机研制初期大型复杂结构零件数控加工的被动局面,大力推行管理创新,积极开展高速切削、柔性加工、高精度加工等关键技术课题攻关,大幅度提高数控零件的加工效率,突破制约*机研制的数控“瓶颈”,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就是国家机械设备评审专家组成员,中航工业成飞数控加工厂厂长汤立民。


走进成飞数控加工厂宽敞明亮的厂房,一台台高、精、尖数控设备呈现在眼前,通道两边的电子显示屏上,不停地显示着所有设备的完好及开工状态,以及当日班计划的进展情况。靠这些设备,“枭龙”、歼10等自主研制的飞机就从这里起飞,装备部队。


作为中航工业成飞数控加工厂厂长,汤立民为扭转成飞*机研制初期大型复杂结构零件数控加工的被动局面,大力推行管理创新,积极开展高速切削、柔性加工、高精度加工等关键技术课题攻关,大幅度提高数控零件的加工效率,为成飞数控技术水平跨入国内领先行列、突破制约*机研制的数控“瓶颈”做出了突出贡献。


攻坚克难数控加工技术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数控加工技术是飞机研制的关键制造技术,要制造出达到设计精度要求的大型复杂结构的飞机零件,没有先进的数控设备是不行的。为解决数控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汤立民主持制定了成飞数控技术发展规划,瞄准国内外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建立以高速加工、柔性加工为特色的数字化车间。为了购买到合适的数控设备,汤立民经常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型机床展,收集大量设备资料,结合成飞的产品特点,组织团队成员讨论研究,选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设备。


由于很多设备在国内都是第一次使用,如何用好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优良性能,没有经验可借鉴。汤立民一方面派出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到机床厂家学习,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以及适用设备的工艺方法等。另一方面,抽调设备维修和工艺程编技术方面的骨干人才,成立技术研发组,研究工艺技术和设备使用技术。


数控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难关一个接一个,但汤立民从不畏惧。“枭龙”研制过程中,大型复杂整体结构零件的高速加工等技术难题非常棘手,零件尺寸大、材料工艺性差。汤立民组织攻关团队,讨论提出总体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详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在较短时间内攻克了技术难关。2002年,“枭龙”飞机首架数控零件从设计发图到零件加工周期大幅度缩短,“枭龙”飞机也因此创造了我国航空工业研制周期最短纪录。


每一次技术突破后,汤立民都不断深思、总结,将成果汇总整理。在他的主持下,成飞数控加工厂建立了切削参数库,汇总了典型零件的工艺方案,并将各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后续各机型零件的制造过程中,使成飞的高速加工、复合材料数控加工技术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近年来,在汤立民领导下,成飞数控加工厂积极与清华大学、南航、北航、山东大学、中航工业制造所、沈阳机床厂等单位进行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仅2010年就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14项科研课题,课题的范围包括工艺技术研究、设备研究、刀具研究等。通过科研课题的研发应用,成飞数控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一批科研和管理成果、先进技术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并在成飞数控厂科研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全面应用。


啃下硬骨头充分展现成飞数控加工技术水平


在汤立民带领下,成飞数控加工厂经过多年发展,全面突破了钛合金框高效加工、外接内冷刀具应用、弯头加工、钛合金异形槽加工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国内首次实现大型钛合金整体框零件的变形控制和精确制造。铝合金高速加工、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复合材料等零件加工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