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权威发布2021年青岛市常住总人口10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pf.39.net/bdfyy/bdfyc/180415/6169151.html

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的青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工作和生活的家园。

3月17日,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联合发布《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用全面、详实的数据记录了过去一年青岛的一个个努力、一次次突破,彰显了青岛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活力、新动能的涌现和变化。

其中,人口总量平稳增长。统计公报显示,年末,青岛常住总人口.67万人。与上年末相比,增加了15.1万人;与第七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8.5万人。

查阅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当前,青岛常住人口年增量位居近十年高位,增长势头良好。

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城市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口的竞争。滋养、汇聚一定规模的人口,是一个城市永续发展最大的底气。

近年来,青岛常住人口呈现出的趋势性变化,是青岛经济社会实现良好发展的原因,也是结果,表明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而这又将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01、突破千万大关,晋级全省第二

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年GDP为.46亿元,在全省的首位度由年的16.96%,提高到年的17.01%。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青岛人口规模在全省并不具备与GDP一样的领先优势。

十年前的年,青岛常住人口为.5万人。彼时,临沂市常住人口为.94万人,潍坊市常住人口为.62万人,青岛常住人口数量排在全省第三位。

人口是最大的资源。纵观全国,经济大市无一不是人口大市,经济龙头城市往往都是所在省份的人口龙头城市。

人口就是竞争力。青岛要在全省勇当龙头,必须集聚吸引更多人才、涵养更多人口。

经济发展促进人口集聚,人口集聚助力经济发展。

年,青岛GDP超过万亿,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年11月1日零时,青岛常住人口为.17万人,比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66万人,10年来年均增加13.57万人,年均增长1.46%。

这是继年住建部《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认定青岛晋级全国15个特大城市、山东省首个特大城市后,青岛人口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十年间,青岛常住人口在全省的位置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年11月1日零时,青岛常住人口为.17万人(增量.66万人),临沂市常住人口为.84万人(增量97.9万人),潍坊市常住人口为.67万人(增量30.05万人)。

青岛人口集聚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普查数据显示,至年的十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加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26.67万人、37.76万人,年平均增速为1.4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8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总人口比重达到9.92%,比年提高0.8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首位。青岛常住人口规模超越潍坊,上升至全省第二位,同时将与临沂的差距由十年前的.44万人,缩小到94.67万人。

良好的势头正在延续。

《青岛统计年鉴》显示,年年底,青岛市常住人口增加至.57万人,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3.4万人,较年增加18.27万人,领先潍坊的优势扩大到71.21万人,将与临沂的差距缩小到92万人。

此次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67万人,比上年增长1.49%,与年末相比,增加了15.1万人。由此,青岛将领先潍坊(年末常住人口为万人)的优势扩大到85.67万人。(截至发稿时,临沂还未发布年末常住人口数据。)

如果能延续当前的增长势头,青岛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山东人口第一大市。

根据《青岛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万,实际服务人口达到万。到年,人口增长优势充分显现,全市常住人口达到万左右,实际服务人口接近万。

这些目标实现后,青岛的城市能级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量级,城市发展的根基将更加坚实。

02、结构更优,质量更高

在规模扩大、位次提升的同时,青岛人口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口质量进一步提高。

多年来,青岛在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城镇区域不断拓展,城镇区域人口吸引力、承载力不断提升,人口集聚成效明显,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85万人,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1万人,增长34.05%,年均增长2.97%,快于全市人口平均增速1.51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76.34%,比年提高10.5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高于同期全国12.45个、全省13.29个百分点,整体水平处于全省领先位置,城镇化进程稳步向前推进。

此次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年末,青岛城镇常住人口.5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7.17%,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十年来,受各区域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策支持、交通设施配套等综合影响,各区域人口规模发生较明显变化,西海岸新区增加人口最多,城阳区人口增长幅度最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增加的7个区市分别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李沧区、即墨区、胶州市、崂山区、市北区,分别增加51.10万人、37.24万人、22.49万人、15.89万人、14.47万人、12.29万人、7.62万人,增长幅度较大的4个区为城阳区(50.52%)、李沧区(43.89%)、西海岸新区(36.69%)、崂山区(32.38%)。

与此同时,青岛常住人口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年的十年间,青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普职教育协调发展,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高校和研究院入驻,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持续增加。同时,随着青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招才引智工程的持续推进,全市高学历人口规模快速增加,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年青岛接受过各类教育的人口.86万人,比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34万人)增加.52万人,增长16.49%。其中,大学学历人口增加97.58万人,增长75.33%。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无论是增量还是增速,大学学历人口均居首位。

在全国18个人口过千万城市中,青岛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位居第12位;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第11位。

此次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年末,青岛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9所。全年研究生招生2.1万人,在校研究生6.2万人,毕业生1.4万人(不含驻青科研院所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招生11.5万人,在校生39.5万人,毕业生10.0万人。

人才数量、占比提升。统计公报显示,年,青岛新引进集聚人才26.1万人,人才总量突破.1万人。人才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逐年提升,人口质量逐年提高。

03、适度扩张,增强吸引力、承载力

人口的趋势性变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关乎全局。

“十四五”时期,是青岛发挥战略叠加、开放拓展和区域协同等多重优势的重大机遇期,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户籍*策改革的突破期和公共服务需求上升的矛盾期。

同全国一样,青岛常住人口生育水平进一步走低的风险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挑战将持续显现,将削弱人口红利,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人力资源的需求更趋紧迫,城市间人口竞争将更加激烈。青岛迫切需要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格局。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人口流动活跃度在短期内较难快速恢复提升,人口集聚、流动和生产生活方式将形成深刻调整。青岛面临着提升健康城市建设水平、全方位维护和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等多重任务。

与前排城市相比,青岛人口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全国18个人口过千万城市中,青岛以.17万人位居第16位,明显低于GDP在全国的排名。

要强化人口发展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集聚策略,适度扩张,持续推动人口规模壮大。

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反映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和潜力的体现。近年来,青岛高学历人口规模快速增加,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但综合对比来看,伴随青岛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仍然任重道远。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全国18个人口过千万城市中,青岛城镇化率位居第14位,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要聚焦人的现代化,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集聚策略;突出产业基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