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都市报清华女教师爱上ldquo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201215/8498648.html

深圳都市报讯(记者罗丹)年的第一天,陈超群带着一家人去爬塘朗山,途中遇到一丛“炮仗花”。她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绘本,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画出了一簇细节全备的炮仗花,写了一篇博物笔记。几年前,在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的引领下,陈超群打开了“博物”的世界。然后,博物也为她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四五年时间,陈超群用业余时间走遍深圳,画了三四本关于深圳一草一木的绘本,出了两本草木笔记。

用画笔描绘“草木深圳”

陈超群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老师,然而很多人知道陈超群是因为她的博物手绘。一片叶脉清晰、色彩逼真的叶子,一朵骨瓣通透、花萼俱全的鲜花,画的内容很简单,但看起来赏心悦目。陈超群有一个博物随笔公号,许多粉丝在她的影响下,也开始用文字和手绘记录身边的一花一鸟,过起“草木系”生活。陈超群说,她毕业后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作,几年前得到了刘华杰教授的指点和启发,凭着自己的满腔好奇和可能没被发现的天赋,给深圳写出了《一城草木》。

出生于江苏,在北京上大学的她,是从家和清华深研院的路边开始发现和了解深圳的。“刚来深圳时,一下子就被深圳的花草树木、鸟蝶鱼虫给吸引了,不由自主地就会把目光投向自然。”陈超群说,博物不是一般的科普,它是科学也是艺术,到最后也是哲学。“博物绝不是去背很多花草虫木名字,而是和它们‘交流’,一点点去发现它,了解它与周围的物种如何矛盾共生,了解我们人类怎么与它相处。”陈超群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深圳常见的木棉花,当你开始留意它,倾听花掉落时发出的“沉重的叹息”,触摸炸开的果实里轻柔的木棉棉絮,再逐渐了解到广东人用花煮糖水、用木棉棉絮填充枕头……这就是博物的开始。

博物给人最大的改变是“心境”

“你知道向日葵的‘脸’是由什么组成的吗?”陈超群问,“对,瓜子。你画一朵向日葵的时候,圆盘里面会怎么画?”陈超群又问。正确答案竟然既不是随意的点,也不是网格。她带女儿和向日葵“交流”多次后发现,向日葵圆盘内瓜子的排列居然是斐波那契数列,也就是“*金螺旋”。海螺、玫瑰花瓣,甚至宇宙中的星云都藏着这个神秘的螺旋。发现这个秘密的陈超群很是惊喜,她带着女儿去寻找身边的“斐波那契螺旋”,给女儿讲解斐波那契数列和摄影构图的*金螺旋。数列知识和摄影理论听起来很复杂,但从博物的角度来切入,这一切都变得很有趣。

陈超群说,自从打开了博物这扇窗,对自然的敬畏就更增加了一层,博物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最大的改变是心境。自然界里,最讲究的是矛盾共生的平衡。“以前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问题,我总会想要把问题消灭掉。但现在,我发现很多问题要用更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或许互利共生才是最好的问题解决方式。”

中国有很好的博物传统,古人会根据花开、草绿和鸟飞的时间来播种、耕地,会和花鸟交流,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美丽的诗句。但现代人的内心为什么不丰富、不细腻?“是因为我们每天都疲于奔命,无视草木枯荣、四季更替,所以城市才会显得繁华而陌生,所以人容易孤独、焦虑。”陈超群说。

草木系生活,你也可以拥有

一些粉丝在陈超群的公号留言问:“看到一种植物就能认出来,是怎么做到的?画得这么好,是不是很费时间?”陈超群介绍,博物其实并不费时间。想开始博物的读者可以先从身边最常见的动物、植物开始。每天路过的花叫什么名字,本土的还是外来的?果实能不能吃?头顶飞过一只鸟,它叫什么名字?叫声是什么样的曲调?生活中这些自然而然的点点滴滴就可以博物。积累一段时间,对身边事物的认识就从量变到质变了。普通人如果画博物手绘或者做自然笔记,一开始的时候不用刻意去讲究画得有多好、多精美,没有美术功底照样可以拿起画笔来画,按自己的个性来画就好,有自己的风格更好。但画博物手绘或做自然笔记需要了解一定的科学方法,比如要呈现植物的基本科学特征,如花、叶、茎、果的基本形态,并记录下观察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等。记录多了就自然越来越好。“我的本职工作非常忙,画画和写文的时间都是从午休和晚上的时间里抠出来的。博物让人的内心变得更丰富、细腻,平时写写画画还能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质,完全是赚到了啊!”陈超群对记者说。

原载于年1月15日的《深圳都市报》。

其实标题不太对,我还没有为深圳画一本自然笔记,虽然平时零碎画了一些,但还没有正式的手绘自然笔记出版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我一直在说博物的理念和体验,但可能记者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些画儿吸引了。画得还很幼稚,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真是献丑了。不过,记者和编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