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山东区县鲜活力洞察报告NO.17△
作者
拾冷
设计
刘蒙蒙数据
高晓丹
5年前,黄岛区的房价约元/㎡,至年,已达到元/㎡以上,超过或接近青岛市区的房价,这片曾是“荒岛”的地区,从年设立西海岸新区开始,便不再寂静。
01“热”与“冷”
生活在青岛的好友D,现在不断感叹,去年8月,曾去西海岸大溪谷看房,元/㎡,还送车库;一年两个月后涨到元/㎡,不送车库。若当时下手,1年升值万。
在5年时间,这里可能是整个山东发展“最热”的区域,也是频繁登上“热搜”的区域。
即便这样,D君对西海岸新区并不感冒,“生活太不便利”,“旅游业发达,但基础设施‘太年轻化’”,即便年西海岸房地产投资.9亿元,在青岛市各市区稳居第一,年市级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位居青岛市第一。
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这种“热”,更多的是“投资”的热,房地产的“热”。搜集西海岸新区的媒体报道,我们会发现“投资”是频繁出现的词汇。
据青岛新闻网今年10月统计显示:
“西海岸新区制定出台了促进“双招双引”二十条政策,通过正和岛创变者年会、博鳌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等进行招商引资。1-8月份,签约过亿产业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养健康等领域。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67个、世界强项目14个、百亿元项目7个。”
如此之多的投资,终归要“人”来消化,相比“投资热”,西海岸的“人”并不“热”。提升城区的“鲜活力”,需要产业集群、基础设施、舒适的环境等诸方面的融合,最为关键还是“人”。
于是“抢人”。
年5月西海岸新区拿出了“鼓励人口人才发展16条意见”,建设人才公寓、青年公寓、租赁住房,完善子女教育、户籍政策、卫生服务设施、文体场馆等等。
曾有媒体,称将这“16条意见”堪比西安的“抢人”政策。
只是,西海岸新区的“抢人”《意见》,并没有达到如西安“抢人”的效果,年西安“席卷79.5万人落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抢人”的《意见》,不够诚意。
比如,《意见》提出,在新区购买单套商品住宅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以上,取得不动产权证的,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可在居住地申请落户。这一条,在“抢人”大战,特别是西海岸新区房价持续偏高的背景下,不仅显得过时,也显得“鸡肋”。
年2月,西安出台落户通知,将落户条件修改为“具有合法固定住所”,言外之意,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包括租房,也可以落户,并且“合法固定场所”不以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为硬性条件,没有“双证”,可提供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
再比如,在西安,只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落户不受年龄限制;本科学历以下的,年龄在45岁以下;在校的大学生,也可以落户;专业人才的落户,不再限于“高级”。
要知道,西海岸新区有片大学城,目前已经入驻了中央美院黄岛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黄岛校区、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滨海学院、青职学院、港湾学院、黄海学院……
如此丰富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如何把人留住,显然没有“吸引高校入驻”那么简单。
虽然西海岸新区的“鼓励人口人才发展16条意见”,对西海岸新区而言,是“史上最大力度”,但放眼全国,综合考虑西海岸新区当前的城区基础设施、子女教育、生活便利程度、高房价等因素,西海岸新区的“抢人”,似乎没有更大的优势,以及更大的胜算。
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才有城市“烟火味”的底蕴,才有城市的发展、GDP的增长。
西海岸新区年目标人口万,年目标人口万,而浦东新区历经28年,以接近西海岸新区一半的土地面积,让人口增长至万。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的不同年代的生育率,西海岸新区实现年、年人口增长,并不乐观。
值得体味的是,西海岸新区的发展,给文旅产业带来巨大利好,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和22.3%。
如此看,西海岸新区并不缺“人气”,也不缺曝光度,知名度也随着影都、啤酒节等报道的刷屏,闻名全国、全球,但要真正把“人气”沉淀落地,还要下一点苦功。
02发展的“野心”
黄岛的“野心”,5年前就有了。
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包括黄岛全部行政区域的西海岸新区一跃成为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而且从新区成立,“地位”就不凡:
从19个“国家级新区”这个维度看,西海岸地区生产总量位居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这让西海岸新区对未来充满了诸多“想象”,西海岸新区要打造成第二个“上海浦东”。
据年7月澎湃研究所发布的“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显示,西海岸新区以81.46分,排名第二,浦东新区以86.36分,排名第一,两者同居国家级新区“第一梯队”。
请将手机横屏浏览……
年7月,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在上海浦东设立;年8月,山东自贸区设立,涵盖济南片区、青岛片区、烟台片区,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的青岛片区位于西海岸新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面积占山东自贸区总面积的43%。
如果对“上海浦东”还没有概念,那年4月设立的,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曾火爆舆论、市场和资本,也是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可与之“称兄道弟”了。
如果从青岛市各区市GDP排名这一维度看,据《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海岸新区(包含黄岛区、保税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7亿元,位居青岛各区榜首,跟随其后是即墨区(.43亿元)和胶州市(.38亿元)。
今年4月,青岛要求每个区对标深圳学习,不同于其他区市以深圳的某个区作为学习对象,西海岸新区直接把整个深圳市作为学习对象,有了GDP的家底,黄岛要做“青岛版深圳”。
所以,打造第二个“上海浦东”、“青岛版深圳”,黄岛区不仅是说说而已。不过,无论是深圳,还是上海浦东新区、自贸区,国家政策加持很重要,但自身“内核”的改变,才是关键。
恰如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说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奇迹,制度改变才是真正的奇迹。”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建立的特区大多仅靠特殊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虽然也取得了成绩,但长久来看会阻碍要素流动,而且没有可复制性。浦东新区则抓住了更为本质的制度变革,在金融开放、外资引进、土地开发、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着大胆而务实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