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烟台黄渤海新区解读以燃的状态开启新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编者按:

年新年伊始,黄渤海之滨,欣欣向荣。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烟台黄渤海新区发展规划》,黄渤海新区获批。《规划》描绘半岛新蓝图,赋予烟台新的历史使命。布局新区,意味着什么?新区“新”在哪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邀请专家解读《规划》。

烟台黄渤海新区解读①:以“燃”的状态开启新征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梁莹莹

冬日的烟台,寒意渐浓,发展热潮却如火如荼。

再造一个开发区经济体量,打造烟台未来经济新中心!

《烟台黄渤海新区发展规划》正式公布后,省级新区——烟台黄渤海新区揭开面纱,战略蓝图锚定开发区、蓬莱区,向“对外开放”“海洋强省”“高端装备”集中发力。一个横跨黄渤海,志在打造面向东北亚高水平开放战略枢纽、海洋强省示范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的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呼之欲出。

烟台黄渤海新区总体布局示意图

正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期的烟台,呈现出对外开放格局重构之势、利好政策叠加释放之势、主导产业茁壮成长之势、重大项目加速集聚之势,以每天不一样的速度,拔节生长。充满激情的冬天,引领未来的磅礴力量昂扬向上,在万烟台追梦人心中燃起新的希望。

布局新区,对烟台意味着什么?

胶东经济圈多点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布局新区,对烟台意味着什么?

这个答案我们或许可以从山东“三核”中的济南和青岛新区中找一找。

年1月3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齐鲁大地上拉开一场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先行先试、提供示范的大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应运而生,年8月19日,脱胎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式挂牌。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到成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城市,再到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一个个大事件标注着济南蝶变新生的历程。

年6月3日,作为全国第九个、山东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复,使命是“三个再造”——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青岛新主城。年,西海岸新区GDP实现.68亿元,成为山东最强区市。同时在青岛各区市中,西海岸新区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呈现双第一。

黄渤海新区落子烟台,被省市赋予更加重大的使命和责任,也意味着在新一轮发展中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规划》中这样描述黄渤海新区: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区域特色,放大优势、挖掘潜力,打造省级新区建设样板。

就范围来说,黄渤海新区东至福莱山街道峨嵋山路,南至南王街道、刘家沟镇南边界和荣乌高速,西至北沟镇西边界,北至南王街道、新港街道和北沟镇北边界,包括大季家街道、新港街道、刘家沟镇全域和福莱山街道、古现街道、南王街道、潮水镇、北沟镇、大辛店镇、大柳行镇部分区域,陆域面积.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规划面积95.77平方公里,包括大季家街道、新港街道、南王街道、潮水镇、刘家沟镇部分区域。

烟台黄渤海新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国家把新区建设作为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年以来,陆续设立19个国家级新区。实践证明,新区在承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聚集要素资源、促进产城融合、培育经济增长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烟台横跨黄渤海,纵连山海河,建设烟台新区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突破口,有利于探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路子,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位势。

“烟台设立黄渤海新区,有利于全省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新区的设立有助于胶东经济圈烟台和青岛的均衡发展。”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烟台是山东“三核”之一,是很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不管是产业还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这次在烟台设立新区有利于形成胶东经济圈多点化发展。

为何落子开发区和蓬莱区?

烟台内部板块拓展优化,形成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

烟台黄渤海新区的战略定位有三个:一是面向东北亚高水平开放战略枢纽,二是海洋强省示范区,三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而黄渤海新区起步区落子开发区和蓬莱区,兼具5大优势: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海洋资源富集、战略平台叠加、承载能力强劲。

新区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联动发展的黄金要塞,与日韩隔海相望,是我省面向东北亚的桥头堡。同时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年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培育形成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新区拥有烟台港西港区、蓬莱东港区、栾家口港3个万吨级深水港口。拥有3座深远海养殖网箱、1个省级海洋牧场,年出口海洋水产品超过万吨。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全国领先。

更重要的是,新区涵盖国家级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蓬莱经济开发区,集聚中韩(烟台)产业园、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烟台综合保税区、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等众多国家和省级战略平台,复制推广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首创性经验,为新区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年新区常住人口49.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亿元。可承载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扣除城镇建设适宜区内的现状建设用地后,可利用建设用地.4平方公里,满足新区重大项目布局需求,推动整个区域快速崛起。

可以说,烟台黄渤海新区的设立,不仅是山东省打造区域新发展的大手笔,更是烟台市立足长远面向未来、在黄渤海乃至东北亚获得更广阔发展舞台的大手笔。

新区注定会加快烟台区域融合。

董彦岭表示,在山东省四个省级新区里,烟台黄渤海新区定位是双向开放,打通国内国外双循环,体现了烟台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特征,将增强烟台和外部能量源和经济增长极的对接能力。

山东港口烟台港(资料图)

同时,新区的设立将融合烟台内部各板块的发展,尤其是长岛、蓬莱,有利于各区内部的拓展和优化,形成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从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城乡融合水平。

西部板块会崛起城市副中心吗?

中心城区向西延伸,打造烟台未来经济新中心

头上多了省级新区的帽子,肩上多了引领烟台高质量发展的担子。

在瞬息万变的棋局之上,一子得当满盘皆活。黄渤海新区如何下好“先手棋”?

《规划》提到,烟台黄渤海新区起步区将围绕“一心两翼”的功能布局,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到年,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推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蓬莱区深度融合,打造烟台未来经济新中心。

“以新区规划为契机,有利于加快烟台城市副中心建设。”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智库高端人才刘良忠介绍说,新区设立,有利于烟台市立足新形势,把握新机遇,以战略性的视野、前瞻性的规划,对全市和新区进行科学定位。以新区规划为契机,加快烟台城市副中心建设。

刘良忠说,新区设立优化了传统意义上烟台中心城区“东重西轻、南高北低”的格局,突破烟台市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不足、发展不充分的制约,缓解人员日益密集、公共基础设施“短板”、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过大等系列矛盾,中心城区进一步向西延伸,在胶东半岛北部沿海形成一条东起牟平、西至蓬莱长达多公里的滨海城市带,有望在北部沿海培育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板块。

“烟台市滨海组团型城市格局进一步优化,极大拓宽城市和区域发展空间。”刘良忠说,以此为契机,可加快蓬莱、长岛及周边市区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打造成为烟台市、胶东半岛乃至环渤海经济圈南翼的政治、经济、旅游、文化、交通等副中心,提升烟台中心城市融合水平,扩大城市发展规模,强化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烟台市高质量发展和胶东半岛一体化建设。

打造烟台未来经济新中心,需要一批高质高效的产业加速崛起。《规划》提到,烟台黄渤海新区起步区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打造一批智能化园区。高标准建设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加快推进中国北方风电母港建设,高标准谋划蓬莱高铁新城。二是招引一批重点产业。组建新区专业招商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全区招商工作。三是布局一批重大项目。支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蓬莱区龙头企业在起步区布局产业链和关键配套项目。四是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发挥起步区内机场、港口、高铁集聚优势,打造区域客流、货流、资金流枢纽中心。五是设立一批引导基金。鼓励各类基金到新区设立发展基金,重点为新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年新年伊始,迎来烟台黄渤海新区获批的重大利好消息。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也是烟台市重振重塑的攻坚之年,烟台上下以敢打必胜之志、奋力冲刺之姿、只争朝夕之势,实现烟台发展从全面蓄势向全面起势的转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烟台黄渤海新区.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一座崛起的希望之城,一颗镶嵌在黄渤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将闪耀齐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