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剧《山海情》,从头看到尾,深深被剧情打动,常常看得泪流满面。于曾经从那个困苦年走过来的中年人来说,没有体会过山海固人那样的苦,但有些场景身临其境过,如时光穿梭,把我们再次带回到那个艰难困苦年代。
实事求是讲,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河北燕山脚下小山村的人,经历过生活上的苦,但确实没感受过西海固人那般的苦。剧中的西海固,讲述的是九十年代初当地人的生活,苦得令人难以置信。
印象中的河北老家,九十年代初期已摆脱贫困,远比西海固人幸福得多,据老一辈人讲,剧中的西海固人生活,倒像是我们的五六十年代。
西海固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在九十年代还曾有一家人穿一条像样裤子,一人出门其它人只能躺被窝里的情景?难道真的穷到这样?看涌泉村的泥房子泥土路,看大漠黄沙漫天景象,是真是假,恐怕只有身处西海固的人最有体会。
西海固人当年为啥这么穷?这里有必要让我们了解下西海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所处环境,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此地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之一。
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也就是今天的固原地区,它的范围包括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六县,以及同心县的一部分。西海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十年九旱,年降水量只有毫米左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10倍,完全靠天吃饭。由于雨水奇缺,长年干旱,植被匮乏,自然条件恶劣,人称这里是一个“人行百里不见水”的死亡地带,被清左宗棠称为苦瘠甲天下之地。
一位彭阳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回忆说,“小时候因为缺水,没有洗过澡。唯一能洗澡的地方,就是雨后水坑里流的积水”。
《山海情》中讲述的移民故事,实施的就是有土有水安置。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对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先后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帮他们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先后累计搬迁贫困人口66万人。
西海固同时为红军长征结束的地方,长征路上,红军翻越了18座高山,最后一座就是西海固所在的六盘山。
如今的西海固一词,已从宁夏版图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固原地区。经过近30年的移民搬迁与福建对口帮扶及国家扶贫政策扶持,当年的西海固人已全部摆脱贫困,过上了有水衣食无忧的日子。
有幸在去年一周时间内走访过当年西海固所属的6县一区,如果不是看到这部《山海情》,还真的难以与当年的西海固对号入座。今天的固原,满山满地披绿,房子一新,与全国各地看不出啥区别。
如今的固原,在大力发展旅游,著名景点有六盘山森林公园、将台堡、金鸡坪梯田、长征纪念馆、老龙潭等旅游景点,成为许多外地游客认识宁夏,了解固原的一个窗口。
如果你想认识了解我国最穷地方现在变成了啥样,不妨走进现在的固原,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