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海情原型地过去是戈壁滩,如今成了 [复制链接]

1#
最近,我正在追一部新剧,新剧的名字,叫做:《山海情》。讲真,不看不知道,一看竟然迷上了这部新剧。没想到这样一部看似不出奇的新剧,竟然藏着那么多亮点。比如:剧中的陕西话,虽然是方言,却听着那么亲切;比如:剧中演员的妆容,虽然看上去脏兮兮的,却十分贴合大西北的实际情况;比如:剧中那些可爱的西海固移民们,他们离开世代居住的穷乡僻壤,迁徙到贺兰山下,将风沙走石的戈壁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那艰辛的一幕幕,令人泪目!而剧中提到的那片移民地——闽宁村,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电视剧《山海情》,就是根据上个世纪90年代,西海固移民群众,与福建援宁干部们一起,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在贺兰山下的戈壁滩,艰苦奋斗,建设闽宁镇的感人故事改编的。《山海情》原型地,就是现在的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而《山海情》在正式放映之前,原名就叫做:《闽宁镇》。之所以改名为《山海情》,可谓意味深长,更加耐人寻味。“山”代表宁夏,“海”代表福建,将东西协作的闽宁扶贫故事,用山海情来呈现表达,更有内涵,更有味道。你细细品一品,是不是如此?话说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闽宁村,还只是一片戈壁滩,飞沙走石,环境恶劣。这里虽然距离银川不是很远,但是,因为条件十分艰苦,尚未开发,所以,很少有人会来这里。不过,相对于条件更加艰苦的西海固来说,银川边上的这片戈壁滩,又算是一块好地方,至少,距离*河近了。于是乎,上个世纪90年代,宁夏号召西吉的农民们移民、搬迁到这里,在此建立吊庄基地。但是,没曾想,飞沙走石的荒漠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搬迁来的村民,第二天就走了一半。也就是电视剧《山海情》开头我们见到的那一幕:猴精猴精的李大有,带头跑路,面对得福的好说歹劝,就是不为所动。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当年的戈壁滩,如今真的变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如今的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已经从当年的闽宁村,发展成为人口达6.6万人的闽宁镇,成为闽宁对口帮扶的集中缩影、易地搬迁脱贫的成功典范。红砖赤瓦、燕尾山墙,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走进闽宁镇,宛如走进了闽南的小城镇,你很难想象,在21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干沙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我想,这一切成果的取得,既离不开西海固人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更离不开福建21年来的辛苦帮扶。这21年,福建给闽宁派来了许许多多的专家,教他们种蘑菇,教他们自力更生,靠技术,靠产业,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当年,在西海固,大伙儿吃水困难,见面第一句话,不是你吃了吗?而是:喝水吗?半年难得洗一次澡。如今,在闽宁镇,新建的砖瓦小屋,拧开水龙头,清凌凌的自来水,便哗啦啦地流。什么是变化?这,就是真真切切的变化。今日话题:如果有机会,你会去宁夏的闽宁镇看看吗?欢迎留言讨论!我是百家号:一起走遍世界,更多旅游地理见闻,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