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医治好么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本文来源:新华社」
立冬时节的一场大雪,让六盘山深处的青石林场银装素裹。护林员马维虎低头刷手机时,一条“固原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的消息弹出,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很久,守护这片林子近20年的他第一次有了点“功成名就”的感觉。
西海固,曾是穷山恶水的代名词。生态恶化和贫穷长期交织在一起,让这片*土地近乎陷入一个死循环。一把钥匙开两把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海固既用生态建设换“穷山”,又用生态建设改“穷命”。伴随着西海固铿锵脱贫步伐的,是这里山山水水的“换妆记”。
91岁的宁夏彭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贾世昌对年彭阳建县时的生态环境记忆犹新。“*土山像个光馒头,雨水哗哗顺沟流。”贾世昌说,当时散落在荒山沟洼里的土地被老百姓称为“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在这样的“三跑田”里种庄稼,没有不饿肚子的。
彭阳县梯田犹如绿色指纹一般印在大地上(杨巨辉摄)。(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田地存住水,留住肥,治理水土流失,贾世昌带着全县干部职工和老百姓开始种树。此后历任彭阳县委书记,始终把生态建设这张蓝图绘到底,球鞋、铁锹、遮阳帽,成为彭阳干部职工春秋两季植树时人人必备的“三件宝”。为了加快造林速度,彭阳县在年成立了造林队,每年3月到12月持续不断植树造林。
彭阳县造林队原队长、全国优秀共产*员杨凤鹏与大山为伴大半辈子,带领造林队植树多万株。“一开始树怎么也种不活,春天种,夏天死。后来我们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土高原的造林技术,成活率总体超过90%,绝大部分地段一次成林。”杨凤鹏自豪地说。
进入新世纪,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生态移民……一个又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改善*策在西海固这片*土地上陆续落地,西海固的生态改善驶入快车道。
年宁夏全境实施封山禁牧时,马维虎刚刚成为青石林场的一名护林员。西海固人骨子里对“绿”的渴望,让他成为一个种树、护树的“树痴”。禁牧初期,放牧村民和护林员玩“躲猫猫”,马维虎不知和村民发生多少次冲突,有时上山巡逻一趟,衣服就被放羊的村民拽扯成烂布条。即使自己的大哥上山放牧,马维虎也毫不留情地把羊扣下。“为此我们俩三年没说过一句话。”
西海固山区秋景(杨巨辉摄)。(受访者供图)
正是有着无数个杨凤鹏、马维虎这样爱绿、护绿人的执着努力,固原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1.4%提升至目前的30.1%,综合植被覆盖度超80%。西海固*土高原已然群山葱茏,梯田层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6%,年平均减少入*泥沙万吨以上。近期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固原市榜上有名。
固原市文旅局局长喜晓林说,春踏青,夏避暑,秋登高,冬赏雪,那个昔日贫穷荒凉、人人想逃离的西海固,如今已经成为周边城里人心向往之的旅游胜地。
厚植数十年的生态红利既让西海固的山入画,也让这里的水“听话”。雨水多了,空气润了,成为西海固人这些年来最直观的感受。“以前买回来的烟都要放到冰箱里,不然烟叶就干了。现在随便放在外面,也不会变干。”长期在彭阳县林业部门工作的老烟民晁建勇感同身受。
凤头??现身茹河水面(刘喜臣摄)。(受访者供图)
山山水水焕然一新,西海固的灵气日益外露。几天前,一种当地人既不认识长相、也读不出名字的鸟类——凤头??,首次出现在西海固地区的茹河水面上,悠然觅食。而火烈鸟、金钱豹,这些此前不曾在西海固出现的珍稀动物,近年来更是频频现身。大自然精灵们的光临,是对西海固这出山水“换妆记”最有说服力的认可。(记者张亮)